文字紀錄:賴雪敏
藝術與社區對談會「第一場」–藝術入社區,是憂是喜?
日期: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時間:晚上七時半至九時半
地點:永隆圍1983
主持:馬才和(「多空間」藝術總監)
對談及分享嘉賓:
蔡文元Ringo及李秀麗Teresa(比比書屋)
勞麗麗(生活館)
文國輝Daniel(錦田市井社區平台)
鄧國騫(錦田區原居民/多媒體藝術家)
回應嘉賓:張月娥Karen(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舞蹈))
舞在錦田—「多空間」
這兩次藝術對談會的主持人馬才和Victor,是「多空間」創辦人之一;在其他藝術家分享前,先由自小在錦田居住及成長的他,率先分享他和舞團「多空間」與錦田的淵源。
「多空間」與錦田一直關係密切,Victor老家就是在錦田務農為生,靠耕作養起一家九口。他也在錦田大江埔初次跟藝術結緣,小時候在大江埔橋頭(即現址大江埔村公所)看神功戲,從此戀上舞台。
1997年「多空間」選址大江埔演出《昏迷I》,全因Victor眼看兒時看神功戲的地方被政府收地起路, 遂登門請鄧國騫祖父允許舞團在此地做一個與土地有關的演出。當年觀眾攀越香港最高的山前往香港最大的平原觀看演出。
2011年-2014年間,「舞在圍村」三部曲如消失的水牛,長篇舞劇形式以水牛的一生及圍村男丁成長故事訴說鄉村數十年來的發展。2013-14年舉辦的「舞蹈大笪地」,先後在錦上路西鐵站、通德小學操場及不同村落穿梭演出。後者演出也是社區共融計劃,原來錦田及八鄉橫台山村住了不少非洲人及南亞裔人士,此計劃藉著藝術聯繫不同背景的人,除了邀請非洲人上台打鼓,與眾樂樂,也有其他身體障礙及南亞裔人參與其中。2015年及2016年舉辦的錦田四圍跳演出,更有外國藝術家參與,觀眾在看演出的同時也觀賞錦田大街小巷與田野風光。因此「多空間」與錦田及八鄉的淵源深遠。
最遙遠菜田上的小書店—「比比書屋」
分享嘉賓是「比比書屋」的創辦人蔡文元Ringo及李秀麗(Teresa)。
Ringo是Victor就讀城門公立通德小學的師兄,在錦田出生與成長,60年來看著此地的變化, 有感山青水秀同人情味是錦田最大的優點,從社福界退休後開書店也回到這兒。「比比」成立之初,身邊很多人都說他在「愚公移山」,過程艱難但Ringo也覺得值得。
「比比書屋」推廣「慢活」,Ringo 說香港人太「快活」,需要慢下來思考一下自身價值,一直追求的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比比」兩個重要理念,一是「書內存知己,天崖若比鄰」,朋友好重要,書屋成功把人聯繫起來;另一是「思考自身,有情有理」,慢活過後認識自己,要跟別人打好關係,關心朋友,令各人發揮所長,做有意義的事,與人分享。「比比書屋」提倡分享學習,六年來組織義工服務,如探訪獨居長者,大自然要維護,數年來召募不少同行者及義工聚集協助清理河道等義務工作。Teresa跟丈夫Ringo同是退休社工,她笑謂自己是城市女郎,鄉村生活是由漸漸適應至最後愛上這兒。她說在錦田居住的優勢是幾乎人人互相認識,感情連繫有助書屋成立。「比比書屋」廣受大眾喜愛,她相信是吸引力法則,位置偏遠的書屋吸引不少「奇人異士」前來,曾有音樂家主動送來結他、古箏等樂器;也有不少藝術家前來靜觀放空。
書店內不少陳設也是舊物重生,平平無奇的廢棄物結合後成了精美的擺設。除了咖啡師偶然來到沖泡咖啡,比比主要以茶奉客,這也符合慢活的宗旨,沖茶的好處是過程急不來,烹水、暖杯、泡茶…等步驟都需要時間,來客在過程中也可以自在放空。「比比書屋」除了書店本部還有有不少區域,清心花園最宜放鬆,有花藝朋友來栽種花草,這也是平日手工活動的素材。
這家在最遙遠菜田上的小書店,除了吸引港人前來「打卡」,也曾吸引外國藝術家遠道而來,來造訪的藝人也不少。
不速之客—勞麗麗
第二位對談嘉賓是「半農半X」的勞麗麗,她現時在生活館一邊務農一邊藝術創作。現時「生活館」在八鄉上村主要以有機耕作為主,另設Kisd Club 則以帶領工作坊及不同活動為主。她跟生活館的淵源早於2010年石崗菜園村搬村已開始,當時年輕的她思考家園是什麼? 自主生活又是什麼?生活由糧食開始,當時她和一班朋友如周思中及袁易天學習耕作。當年大家都不能專心務農,既要為一條即將清拆的村幫忙守村,各人也要兼顧其他工作;夥伴不少是大學生背景,有些人想做食物教育或倡議食物公義等等,有人希望二者兼得。麗麗為「元朗四圍跳」創作的「不速之客」借野豬為題,以介入別人固有的生活模式,破壞別人家園作探索;當年高鐵就是不速之客,改變了菜園村。而他們這班半途出家的農夫又何嘗不是? 對比起三代為農的傳統農夫,他們租借土地以新形式有機耕作,都算是另類侵佔了他們的土地。
良田市井匯甘泉—文國輝
第三位分享嘉賓是「錦田市井社區平台」的負責人文國輝 Daniel。文國輝於2009年遷入錦田居住,當時在九龍工作的他覺得這兒人煙稀少,住得好舒服。及後得到資助遂在這兒開辦社區服務平台—市井。「市井」一名踏實接地氣,其英文well 同義語(好),合起來就有匯聚地方人才的意思。
Daniel透過「市井」在錦田舉辦不同活動,令區內不同族群背景的人匯聚一起,加深彼此認識。例如:相約不同族群的人分好茶、聯繫「非洲人協會」,同街坊分享故事;也試過收集物資,運送給非洲及少數族裔的小朋友。市井也善用公共空間如在錦上路站,透過棋藝活動促進文化交流。現在市井每月辦一次錦田區內導賞,讓區內市民認識社區,例如帶居民光顧南亞小店,,達至多元文化聯繫。這些活動成本不高,規模不大,但滴水成泉,漸漸把區內本來心存芥蒂的居民團結起來。
藝文空間進化錄—鄧國騫
最後出場的嘉賓是鄧國騫,他今天有兩個身份,既是活動場地負責人,也是藝術創作人身份。一九八三年出生的鄧國騫把祖屋改成藝術交流的場地「一九八三」,曾舉辦不同有趣的活動。他說現今大家已開始關注小眾的藝術活動。他身為藝術創作人,主力以藝術之名去關注社區。
鄧的首個社區藝術企劃是2011在沙田公園進行的《棘園過客》。演員每天扮演猿人6小時,持續十個星期,最後逐漸進化成人類。他本來打算親身上陣,後來決定當攝影師,則將這場「進化」過程以影像記錄了下來。選址公園,是因為公園是模仿自然的地方,在這兒放一個偽自然生物,反差就好有趣。從影像顯示,很多的互動都是在表演過程中不斷誕生的,尤其是與公園中演員與途人的互動。影片由黑白變成彩色,猿人也愈來愈似人,進行人類的活動如玩樂器、下棋之類。他不諱言這個作品很難重做,一來當下人與人的信任不像從前,況且當年智能電話尚未普及,社交媒體也不像現在流行,當年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哄動。
另外他也分享了「大館」早年在「一九八三」進行的藝術企劃「懶腰」, 就是請陌生人來家吃飯,再去對方家吃飯交換。 一早一晚各拍30分鐘錄像記錄。鄧表示早晚ROLL機的情況大不同,通常一早會問:「起身想做什麼?」。參加者面對鏡頭早上說話會較少,晚上家人都回來,走廊變成了觀眾席,參加者晚飯後兩杯落肚,對鏡頭說的話就是跟家人要說的話,話也較多。「懶腰」經過重新整理後,亦於12月「元朗四圍跳」中再次於「一九八三」展現。
現時「一九八三」是半公開形式的藝術場地,鄧想由最近身邊的人開始,例如他認識Victor,這晚就進行了這個活動,一步一步來擴展開去。鄧說以藝術創作之名把人聯繫,藝術家不要各自為政,相約飯聚最後有可能發展至合作關係,不一定要展覽開幕場合才可以傾談的。
西九文化村姑—張月娥Karen
當晚的回應嘉賓為八鄉居民張月娥Karen,她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舞蹈)主管。Karen 說西九是一個大規模的文化區,若比喻為方圓百里的大農場,她就是其中一畂田的農夫,開墾表演藝術這塊田。Karen做了八鄉街坊八年,本來不大認識錦田及八鄉社區,這天才知錦田原來有這麼多有趣的平台,開心又慚愧;難得凝聚社區上理念及興趣相同的人在一起,她現在引以為傲身為八鄉居民。
在西九工作兩年的KAREN說西九是新土地,如何把新地地變成一個社區呢? 西九以文化區為名,即是想發展成一個由藝術文化帶動的社區,藉藝術活動把人帶入西九,透過藝術活動連繫背景不同的人,在西九建立相同理念的藝術社群。
她任職廣東現代舞團 13年,一直在廣州居住。兩地奔波令她沒有真正的生活,原本想把生活重心移往廣州,在母親離世後,應親姐之邀遷入八鄉。 她有感現在香港生活跟她小時候很不同,在南丫島長大的她也是村姑一名,Karen 認為鄉村長大的人,流著對村野依附的血液。她說現在回去見老街坊,仍有聯繫,因為大家都是同一家小學畢業,差不多年紀就一定是同學,而城市人則以共同興趣去建立社群。
Karen 主理的藝術入社區的項目是2017年城市當代舞蹈節節目HOTPOT, 匯集了韓日港舞蹈家,當年不少國際策展人受邀來港,她覺得除了表演之外,來賓也要有其他本地文化體驗,當年在新田的大夫弟為來自海外的嘉賓舉行盤菜宴。
她有感現時同八鄉聯繫仍然薄弱,早前「多空間」為「元朗四圍跳」而舉辦的錦田單車之旅讓她深入體會錦田及八鄉文化。
「時間」是社區藝術發展的良方
當天主持及大家把日本的瀨戶內海藝術祭,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作例子,它們是藝術活化社區的成功例子,原來寂寂無名的地方,因藝術之名帶起經濟。問及與會眾錦田及八鄉街坊對社區有什麼寄望,有什麼發展的可能性?假以時日變成另一個瀨戶內海?
May Fung提出文化經濟概念,日本及巴黎也做這件事,以旅遊業帶動經濟,其實錦田及八鄉也一樣,如壁畫村打卡熱潮令勝發餅家大排長龍。日本有文化政策活化某些地區,但瀨戶內海只由民間起動,當地老人家也自發創作生活藝術品,May說世上沒有什麼比藝術更吸引人,例如「多空間」的八鄉單車圑可以每星期搞,帶旺錦田,增加鋪頭仔生意。
Victor說想多些人入來認識錦田文化,然而本地居民可能因為外來人多了影響社區居民生活而抗拒。
May 也認同本地居民抗拒藝術,教小朋友畫畫是可以的,但大型就不了;藝術帶來優質生活,但本地人卻是重利潤輕美感,例如斬樹騰出空間營生。
與會其中一位前元朗區議員黃偉賢也分享,從來藝術都是一廂情願,全民欣賞藝術很難,。他比喻藝術就像養狗,愛的很愛,但大部分人都怕狗。有多少家長真心支持子女學習藝術,當然鄧國騫是一個例外。藝術發展需要資源,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政府,一種是財團,矛盾點是想要政府錢,但不要政府管,可是用政府錢就要被管。當年他一上任議員就想推動社區藝術,他不滿政府只花大錢請大藝團來港,卻不花小錢在藝術欣賞培育,市民不懂欣賞,就只能相信名牌。
他提出社區藝術教育與推廣很重要,十多年前藝術家入工廈,中央政策一來,活化就令藝術家失去依傍。拿政府錢就要看數字,沒數字沒資助,為數字而藝術。另一例子是活化農耕,最後收農地,「殺」農夫,再起新型農業園,要失業農夫寫計劃書申請落田,最後農地都是落在大財團手。,如果活化錦田及八鄉經濟,最後也只是商鋪開心,但市民不高興也不可行。
May提出韓國斧山不同形式的藝術祭,吸引不同藝術家到來,當地所有人都全民參與。議員卻以馬拉松為例,本地報名人數全球數一數二,但卻沒有市民參與助興,原因是香港的比賽完結時天仍未光,如何靠活動光復經濟?
May 提問壁畫村是不是成功例子? Victor回應本意很好但因村民反感,太多外人入來打卡干擾生活令村民不高興。錦田居住的他也考量香港人或元朗區民需要什麼?大眾還是小眾? 要是日後再多些人入來錦田及八鄉,停車場就肯定不夠,道路也愈來愈擠了。如何可以達至平衡?
Y2K社工(明愛元朗鄉郊社區發展計劃)分享石湖塘畫壁畫與村民交流的經驗,是互相學習。其實壁畫主題回應有關鄉村在地的故事最好,可以是與當地歷史有關的故事,最理想的盼望是有好多人來聽村民就壁畫內容講故仔。那為何不做?最後團隊以「活化爐灶」的「美藝在地」企劃,從家庭延伸至社區,社區爐灶令街坊手藝被認同。取用當地植物製茶果,做拓印,達至真正的社區聯結。
社區藝術最難的是人脈關係,本來是此路不通的計劃,因為相方關係建立而成了朋友,就此為活動大開綠燈。當然交朋友貴乎坦誠與尊重。主持人問道:那麼各人對本地社區藝術有什麼寄望?
Karen回應:要將不同的點連起來,有共同興趣的活動。
麗麗說:相對日本的社區藝術發展,有好多複雜的因素,居民參與支持也需要多年時間磨合。她反對「活化洪荒」, 反而欣賞程展偉發掘社區本身的元素。她提出當年的「菜園村新春胡士托」(亞洲藝術文獻庫連結)是機緣巧合的產物,但今時今日在生活館,在農田搞藝術展,讓參加者來一兩日體驗,只是另類空降。她提出「麗江工作室」壁畫村計畫,也是用了很多時間去跟村民相處成事。社區藝術雖會碰壁,但要試要做才可……!
「比比」提倡多元智能學習,有班底共享學習,他們堅持不取政府資源,但說香港人有錢,如欣賞支持就該付出成本所需。任何事都有不認同的人,他也尊重不同道的人,因明白不同人有不同需要。
阿騫在圍村長大,家族龐大,當中的衝突、價值觀差距都見慣不怪了,幸有親情基礎支持。他說社區藝術也有孤寂空間,可以做的是由身邊朋友開始著手,或把他人變成朋友,總之不要令太多人困擾就好。
社區藝術發展需要深耕細作,無論如何也急不來,假如香港復耕要先養地,養地需時。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如水利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成。
地區團體連結
生活館 https://www.facebook.com/sangwoodgoon/
比比書屋 http://www.beibeibookhouse.hk/
The Well 錦田市井社區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KamTinWell/
明愛元朗鄉郊社區發展計劃 https://cd.caritas.org.hk/y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