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4 月 多空間《追趕跑跳……轉》
「多空間」追趕跑跳二十年……
生命就像長跑,只能繼續,在一呼一吸中學習微笑……
「多空間」成立二十年了﹗?
假如你在過去這二十年也沒有看過「多空間」的作品……
假如你在過去這二十年也一直在看「多空間」的作品……
這次,你會否來看看「多空間」二十週年的作品《追趕跑跳……轉》?一次過回顧「多空間」二十年的耕耘,一同「轉」向未來?
追趕跑跳……轉
《追趕跑跳……轉》是「多空間」成立二十週年而特別製作之舞蹈劇場作品,將與你一次過回顧「多空間」二十年來的經典作品,當中包括:一九九五年創團作品《冇關係》、一九九六年作品《不是雙人房》、一九九七年作品《昏迷》、一九九九至二○○○年作品《「舞」可能?I – III》、二○○○至○八年作品《呼吸I及II》、二○一○年作品《反反覆覆》、二○○五至二○一一年作品《身體、空間與身份I – IV》、《緣舞場》即興創作及二○一五年全新作品《追趕跑跳……轉》等,透過重編及新編這些作品選段,加上錄像投影及裝置,展現「多空間」二十年來的創作歷程。二十年的舞蹈派對,星級陣容,「多空間」誠邀你來一同參與,並見證我們這二十年的成果!
編舞、導演及舞者:馬才和
編舞、監製及舞者:嚴明然
作曲及現場音樂:Edmund LEUNG@The Interzone Collective、Les FONG、黑鬼
燈光設計:馮國基
舞台及道具設計:曾文通
服裝設計:鄭慧瑩
錄像設計:楊振業
音響設計:羅浚謙
製作及舞台經理:何美蓮
執行舞台監督:劉雅婷
創作舞者:曹德寶、Christine HE、韓嘉政、林波、雷琰、連國棟、岑智頤、邱加希
多空間《追趕跑跳……轉》
日期及時間:
2.5.2015 (六) 8pm
3.5.2015 (日) 3pm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200, $160, $120
設演後藝人談
門票現於在各城市售票網售票處、網上、流動購票應用程式及信用卡電話購票熱線發售。
節目查詢
2268 7323 (LCSD)
2470 0511 www.y-space.org (Y-Space)
票務查詢
3761 6661
信用卡電話購票
2111 5999
網上購票
www.urbtix.hk
馬才和 (香港)
二十年前創立「多空間」,排了人生第一個長篇作品,包辦行政、編舞、舞台、道具、服裝、平面設計及海報製作。
二十年後,仍在追趕跑跳轉……
「多空間」藝術總監,於1995年創立舞團「多空間」,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首屆畢業生,畢業後隨即加入香港芭蕾舞團,至1990年重返演藝學院修讀戲劇。1996年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前往美國考察當代舞蹈及劇場,200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列斯大學志奮領獎學金前往英國修讀表演研究碩士課程。曾為多個香港及國際藝術團體擔任編舞及形體設計,創作超過60多部作品。重要作品包括《冇關係》、《不是雙人房》、《昏迷I及II》 、《「舞」可能I– IV》、《緣舞場1 – 58》、《呼吸I及II》、《身體、空間與身份I-V》、《馬才和的舞蹈展覽I及II》、《反反覆覆》及《突然之間》等。由2009年開始擔任i-舞蹈節(香港)之藝術總監及策劃人。
嚴明然 (香港)
二十年前成立「多空間」,第一次自費歐遊三個月,將全部積蓄一鋪用盡。
二十年後忙碌於行政及表演。
「多空間」創辦人之一,曾為香港芭蕾舞團及城市當代舞蹈團之全職舞者。1996年獲取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前往美國深造。2000年曾前往非洲Harare及挪威卑爾根作文化交流及表演。2007年參與創作及演出香港藝術節《我的舞蹈生涯 — 進化論》。嚴氏之教學、表演及創作足跡遍及歐美亞非等不同國家。自2009年開始為i-舞蹈節(香港)之監製。 現為「多空間」外展及教育總監。
雷琰 (北京)
二十年前,我還在湖北老家,小學四年級,九歲。
二十年後,常居北京。
出生於湖北。2008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编導班。同年,留校任教。
2009年3月入選草場地青年编導計劃。創作個人作品參演於北京”交叉”藝術節﹑上海”越界”藝術節﹑廣東現代舞周等等。
2009年7月加入北京現代舞團。
2011年12月正式加入北京陶身體劇場。隨團參與過美國林肯藝術節﹑悉尼歌劇院春季藝術節﹑维也納國際藝術節﹑倫敦”sadler’s wells”﹑林懷民台灣新舞風等等。
2014年11月離團,成為獨立舞者。
連國棟 (北京)
來自北京,早年學文,現在跳舞。
二十年前我十五歲,剛上高中,很瘦,還沒開始跳舞。
2002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同年開始在北京現代舞團研習現代舞。2004年任職於金星舞蹈團,2005年任職於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2006年開始作為獨立舞者與不同藝術家和團體合作, 包括生活舞蹈工作室、紙老虎工作室、汪建偉工作室、飯劇團、Tina Sehgal等。2010年獲選荷蘭Emio Greco/PC舞團 “Beyond China”國際編導交流計畫,2012年獲全額獎學金參加美國舞蹈節。個人創作自2008年起發表於北京“交叉”藝術節、上海“越界”藝術節、北京現代舞展演、廣東現代舞周等。
Christine HE (德國/香港)
人,事幾番新,熱情至愛不減。
我仍在動,仍在守護。
二十年前,我是個快樂﹑天真﹑備受呵護的小女孩。
生於德國。2004至2008年間在德國Ballett Akademie Nuremberg/Fuerth修讀當代舞文憑課程,從而愛上編舞。2007年獲福爾特市現代舞才藝獎。2008至2009年加入意大利Modem Studio Atelier,之後移居香港,現為自由身舞者、編舞及導師,在港曾與動藝、多空間、東邊及小息等團體合作。
岑智頤 (香港)
二十年前我讀一年級,以為女孩先會學跳舞。
二十年後我每日都跳舞。
岑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系藝術學士學位,主修中國舞。曾獲朱樹豪博士太平紳士獎學金、中國舞卓人獎學金及兩度獲得迪士尼奬學金。岑氏在校其間兩度獲得獎學金代表學院到北京及上海交流並演出。曾隨香港舞蹈團到北京演出《清明上河圖》,及參與香港舞蹈團之《八樓平台-風水行》,更獲邀於香港舞蹈年獎演出。該作品曾獲馬來西亞舞團JS Dance theater邀請參與演出《Fragile》,與當地藝術家作交流及演出。2012與台灣著名編舞家張曉雄合作,在香港及廣州演出《離騷》; 其他演出包括《點破》、香港中樂團《薩滿與精靈 》、《Room 9》、《Seeing is Believing》、東邊舞蹈團《聚光》、不加鎖舞踊館《康城記》及舞蹈劇場《蕭邦 vs Ca幫》。 去年獲韓國Wiz World Dance Festival邀請,演出其個人獨舞作品《Freak》。
邱加希 (香港)
二十年前三歲半,志願長大後成為「多空間舞者」Y-Space Dancer。
現在我的戶口剩下$93.7,但我堅持站在舞台。
舞者,熱愛舞蹈及劇場創作。
林波 (香港)
一個金牛座的男人。
一九九五年剛剛加入廚房行業。
1997 年考進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在校內期間曾多次獲得獎學金, 並參與東京國際舞蹈節及不同團體的舞蹈表演。2000 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美國參與美國舞蹈節。2001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同年考進城市當代舞蹈團為全職舞蹈員。其後不斷發表創作,包括2003年城市當代舞蹈團節目《失驚無神夢驚魂》之《我執》,2010年第七届廣東現代舞周「另類平臺」節目《對話》,2011年香港舞蹈聨盟《對對舞之香港2,3事》之《瞳》及城市當代舞蹈團節目《男語》之《反射》,2013年城市當代舞蹈團節目《逆轉》之《潛台詞》等。林氏憑演繹其作品《瞳》獲頒2012香港舞蹈年獎 「最值得表揚獨立舞蹈」及「最值得表揚男舞蹈員演出」。現在是自由舞者,編舞和教師。
韓嘉政 (香港)
二十年前又瘦又細小,排隊永遠排最前。
現在,不理高矮,膝頭健康最實際。
自九歲起開始習舞,韓嘉政便與舞蹈結下不解之緣。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於2003年獲得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獎學金赴美國紐約SUNY Purchase College深造,取得藝術學士學位。在紐約讀書期間,韓為High Frequency Wavelengths Dance Company Production (Director: Marilynn Danitz) 和Noemie Lafrance of Sens Production的主要成員,亦曾與多個不同舞團及編舞合作。
2008年韓從美國回港,與林建洪及梁秀妍創立舞團「離地三匠」,翌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贊助製作他們首個節目「六人及底」。2010年舞團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邀請,參與舞蹈新鮮人系列,創作了另一作品「恆久是…?」
韓於2014年7月更創作了全新環境舞蹈劇目 ‘In your Shoes’, 將環境, 燈光, 舞者融為一體, 大受好評。
韓於2011年五月成為香港著名舞蹈學校──舞館(九龍分校)的董事。
曹德寶 (香港)
一九九五年,每日踢波,無憂無慮。
二○一五年,每日跳舞,周身骨痛。
2000年開始學習Hip-Hop及Jazz,2009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當代舞系。
2009年至2010年為紐西蘭舞團Raewyn Hill & Dancers演,2010年加入《不加鎖舞踊館》任駐團藝術家至2014年。
2013年參與鄧樹榮戲劇工作室作品《打轉教室》演出。
其間經常為不同節目創作及編舞,其中包括《2011年香港舞蹈年奬》、2012年於新加玻舞蹈節《Contact 2012》及《中國舞蹈向前看》中演出之短篇作品《我自己和我自己》,同年為短片《盛放永恆的陽光》編舞及演出,並於2013年在《康城影展SHORT FILM CORNER》展覽。
2013 年與澳洲著名街舞編舞Nick Power合作為《2013自由野》合編《Compartmentalized》,並於2014年獲邀至澳洲悉尼演出。2014年獲不加鎖舞踊館邀請創作 《莫大毛》。同年亦為新鮮人系列創作長篇作品《土炮》。2015年參與《香港藝術節2015》創作《問》。
現為自由身舞者,兼職戲曲武師及編舞。
《冇關係》1995-2013
《冇關係》為「多空間」之創團作品,首演於1995年,於2005年「多空間」十週年及2013年重演。
都市人溝通方法、聯繫科技愈發達就愈難接觸到別人的內心,愈難了解對方,人與人的關係亦愈見疏離。在性開放、性泛濫的風氣下,人們的感情到底能否真正有一個駐腳處呢?是否肉體、金錢、享樂就能滿足一切呢?各種歧視、暴力都標記著現代人的不安。這些慌亂、隔漠、矛盾、貪戀、情慾……,這一切一切最終弄至不可收拾。他們扮作融洽但不溫暖,明明逃避又強作堅持,歡笑過後又回復傷悲、孤獨。九七來臨之前他們的愛情、生活、內心、他們的關係、他們溝通的橋樑、他們飄泊多年的情感,最終能夠停泊在那裏?想找出情歸何處,可能只是想想發夢,可能不知道自己要甚麼……!?
《冇關係》首演於97回歸前,沒想到十年後重演這個作品仍然令我哭笑難分,仍然覺得十年後的香港繼續瀰漫着當年的「慌亂、隔漠、矛盾、貪戀……」,甚至像癌細胞有漫延擴散到其他的趨勢!也許有人類的一天,問題就只會一直下去,也許問題會一直纏繞着我們,而我們又會一直逃避或接受或重複…… (2005年重演導演馬才和的話)
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1995/6/8-10:
香港 中環藝穗會綜藝室
1995/6/10:
香港 中環藝穗會綜藝室
2005/10/5-8:
香港 藝穗會小劇場
2013/3/7-8:
香港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不是雙人房》1995-2010
《不是雙人房》為「多空間」第二個製作,作品於1995年12月首演於香港新浪潮舞蹈節,並於德國慕尼黑97香港文化節、香港國際學院舞蹈節(舞匯九七)、廣東現代藝術小劇場展演、台灣皇冠劇場及2010年於元朗劇院上演旋轉舞台版。
舞劇靈感源自編舞馬才和及嚴明然1995年旅歐途中的真實經歷,在意大利弗羅倫斯(Florence)逗留期間,無意間聽見隔壁房中一對夫婦正用粵語肆無忌憚地大聲爭吵,是甚麼緣故,能讓蜜月中的兩人惡語相向?而爭執,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中又將如何激化人際關係的矛盾?當年創作期間亦正值97回歸前夕,中英為回歸問題而一直爭拗不休,《不是雙人房》的意念因而產生。
兩個人在同一間房內可以發生甚麼事?
房間內的男女主角,雖然共處一室、打扮類似,但想法行逕迥異,心靈隔著遙遠的距離;兩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彼此並無關愛,缺乏溝通與尊重。危機正是在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中不斷積累,最終關係一繃即斷,最後他們各自收拾行李,想要逃離現實,但卻因為害怕、恐懼,無法接受外界或根本無法脫離現實而再次回到「雙人房中」!明天是重新開始?還是繼續重複昨天的生活?舞劇以開放式的結局作結,引領觀眾一起省思「如何誠實地面對自己與他人」的課題。
《不是雙人房》的佈景結合生活與虛構、寫實與抽象;當中真正的桌椅配以虛構平面拼貼而成的馬桶、梳化等家具,再結合文字、對白、視覺、音響設計、劇場及舞蹈元素,在舞台上形成一個似真亦假的房間。
演出日期(年/月/日)及地點
1995/12/1-3:
藝術中心今天舞台系列 ~〈新浪潮舞蹈節〉
香港藝術中心 麥哥利小劇場
1996/9/14-15:
台灣 台北皇冠小劇場
1997/8/9:
國際學院舞蹈節〈舞匯九七〉
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院
1997/8/26-27:
德國慕尼黑九七香港文化節
德國 慕尼黑
1998/12/11:
廣東現代藝術小劇場展演
中國 廣州 廣東實驗現代舞團小劇場
2010/3/3-7:
《不是雙人房2010》旋轉舞台版
香港 元朗劇院演藝廳
2010/3/25-26:
《不是雙人房2010》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計劃
香港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昏迷 I – 甦醒》1997
一班沉睡了千億年的土地泥人,被回歸及發展的聲音驚醒,察覺身邊的環境已經面目全非,自己不再屬於這個世界,於是決定從原始平靜的土地爬起來,嘗試喚醒昏迷的身軀,離開這片他們沉睡多年的土地,另覓桃園。他們走進都市中,眼見都市人於回歸前迷失地奔走於物質與享受、名利與金錢、權力與鬥爭中,發現彼此都在迷失地尋找!看到人類走到最後,塵歸塵,土歸土,在回歸土地的一剎,卻仿似一無所有,回望一生,不禁一問:“我們是否真正生活過?”
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1997/2/22-23:
香港 元朗錦田大江埔(元朗平原)
《昏迷 II – 尋找失去的感覺》 (戶外演出) 1997
一班從地底裡爬出來的土地幽靈,由泥沙風塵的田野步向發展快速的水泥都市延續《昏迷II – 尋找失去的感覺》,嘗試在我們生活的都市裡尋回那正幻滅的情、景與地。他們走到都市,嘗試尋找失去的一切,同時穿梭在一班拚命奔走跌撞的都市人身邊,發現彼此都在迷失尋找……
《昏迷 II – 尋找失去的感覺》 (劇場演出) 1997-2012
香港在回歸十五年後產生了很大變化,雖然馬仍然照跑,舞仍然照跳,樓市卻照樣高企,雖然沒有中英爭拗,但政黨爭拗多了,自由行多了,新來港人士多了,北上發展多了,金融海嘯多了,病毒也多了,而人們仍然在昏迷地奔跑爭奪……!2012也是香港第三任特首選舉,回歸十五年,香港的政治與民生似乎沒有很大進步,香港仍未有普選、貧富懸殊大了、市民對政府不滿程度加大了、平民對大財團的怨忿增加了、大衆上街遊行反映訴求多了,令很多香港人回味九七前的港英時期,2012更有傳將是世界末日!昏迷十五年的土地泥人再次《甦醒》,他們穿梭在一班拚命奔走跌盪的都市人身邊,決定再次與香港人一同《尋找失去的感覺》……!
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戶外演出)
1997/4:
香港 灣仔駱克道、天橋
1997/5/3:
香港 九龍城獅子石道
香港 尖沙咀彌敦道柏麗大道
(劇場演出)
1997/5/15-17:
香港藝術中心 壽臣劇院及劇院門外
2012/3/31:
香港 元朗劇院演藝廳
《「舞」可能!? I 》1999
此乃《「舞」可能!?》系列的首個演出。透過這個演出, 編舞者嘗試以最簡約、最低成本及最少後台的人力物力參與下完成製作, 將小劇場和小型製作的可能性推到另一極限, 開創另類的表演空間, 探索舞蹈與劇場的可能! 將一切「無」可能變得「舞」可能!馬才和及嚴明然:「我們這次創作中給予自己很多自由,但原來這些自由亦在某程度上是一種限制,我們嘗試放棄劇場所提供的支援,將技術的因素減至最低,但最終在演出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小道具。因為要嘗試放棄劇場的技術支援,我們需要其它的手提式燈光和音響設備,結果出現了:營燈、電視機、頭燈及手提式的擴音設備、再加上人聲及舞者身體,演出前後台就完全由兩個人來完成。」
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1999/05/7-9:
各自各舞蹈系列:《「舞」 可能!?》
香港藝術中心 麥高利小劇場
1999/11/15-16:
韓國K.A.C.現代舞國際交流節 -《「舞」 可能!?》
南韓 首爾及大邱市
《呼吸I》2000-2008
2000年,當人人在慶祝千禧之年,馬才和及嚴明然在香港(新界錦田)的家剛好被政府拆掉,當年可謂無家可歸之際,大屋被拆後第二天他們即在香港上演《「舞」可能II—黑暗角落》,接連演出後數天就是被邀請前往挪威卑爾根(USF)到那邊作藝術家駐場,並且再度上演《黑暗角落》,及後又被當地的Oktoberdans「十月舞蹈節」委約創作環境舞蹈。在有限的資源下他們一共製作了兩個作品,其一就是《十月舞蹈計劃一呼吸I》。其後此作品一直被邀前往海外及內地上演,當中包括: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北京798藝術區、波蘭貝托姆(Bytom),香港方面因為主辦機構恐怕演出涉及公共空間問題,作品因而一直被拒諸門外,及後「多空間」於2008年自行主辦,《呼吸I》最終才能在香港的旺角及銅鑼灣街頭上演。
《呼吸I》是一個透過呼吸和身體與城市對話的作品,運用白綿被加上橡筋繩包裹著身體,只靠簡單的呼吸帶動身體與地面滾動演出。
《呼吸I》是:
一件會呼吸看似有生命的物件
一件看不出是甚麼的物件
一件不知是男是女的物件
一件不知是黃、白、還是黑人的物件
一件不會閱讀都市人類符號而活動著的物件
一件會動的雕塑
一件……
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00/10/10-11:
卑爾根十月舞蹈節-挪威
挪威 卑爾根城
2001/06/29,30
2001/07/2,3,5,7,8:
第十屆Tanzwoche舞蹈節: 「Wishful Thinking Project」
德國 德勒斯登
2005/05/1-3:
大山子國際藝術節2005
中國 北京 大山子798藝術區
2008/06/15 (5:00p.m.):
香港 旺角 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
2008/06/21:
香港 銅鑼灣 時代廣場
2008/07/08:
波蘭第十五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2008
波蘭 貝托姆市中心廣場
《呼吸II – 現象》2007-2008
《呼吸II – 現象》是「多空間」創團十三年來第一次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邀請製作的舞台節目。首演於2007年,及後於2008年重演並被邀請前往波蘭第十五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演出。
《呼吸II》是《呼吸I》的延續。從《呼吸I》的街頭走到劇場,「多空間」繼續透過呼吸這個題材來探索生命課題。在生活中,關於呼吸的故事和文字多得不可勝數!呼吸可以令人生存;呼吸可以令人生病、將病菌傳播,就如禽流感和2003年爆發的SARS。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呼吸,我們的呼吸燃燒我們的身體能量,帶動我們的身體進行各種活動;呼吸製造出節奏、音樂;呼吸帶動身軀,令我們移動、製造動作、產生舞蹈。中國的武術如太極、氣功等,都是結合呼吸來發展完成,而生命誕生的一剎、小孩的第一個呼吸、製造第一個呼喊,就決定她/他這個生命會否有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一切由呼吸開始……!
演出日期 (年/月/日) 及地點
2007/07/27-29:
香港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2008/06/25-27:
香港 沙田大會堂文娛廳
2008/07/10:
波蘭第十五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2008
波蘭 貝托姆文化中心
《反反覆覆》2010
這是2008年「多空間」在參與波蘭第十五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交流期間與Silesian Dance Theatre (SDT) 藝術總監Jacek Luminski事後延伸出此聯合創作之念頭,作品由「多空間」之藝術總監馬才和與波蘭SDT之藝術總監Jacek Luminski共同創作。
《反反覆覆》是「多空間」15週年節目,2010年5月在香港首演後,同年7月在波蘭第十七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重演。
反覆傳統 顛覆科技 尋找平衡
從地球形成開始,從有生命、有人類開始,經過數十億年發展到今天,科技不斷在提升發展,我們的慾望擴張了,生活是變得更舒適、悠閒,還是更忙碌?物質生活快速提升,我們的壽命延長了,換來是把身體交托給機械和藥物還是我們對生命的掌控和自主加強了?
我們該如何在科技與發展的同時保留我們的文化傳統?兩者是否可以並存?
面對文明/發展/與科技及歷史或/文化/傳統,現代人類該如何在這兩極中尋找平衡?
要活在當下,我們該如何自處?
《反反覆覆》正是與觀眾一同探討傳統與科技這個人類切身的問題! 作品共分兩條主線,一是由遠古到未來,另一主線是由未來到今天,中間穿梭不冋同的大小片段。
演出日期(年/月/日)及地點
2010/05/15-16:
「多空間」十五週年節目
香港/波蘭多媒體舞蹈劇場
香港 葵青劇院演藝廳
2010/07/02:
波蘭第十七屆國際當代舞蹈會議及表演節2010
波蘭 貝托姆電力廠
《身體、空間與身份IV》2011
身體在吸納膨脹,我們在空間中不停兜兜轉轉,身份不停在更替轉換……!人生不斷在尋找,真實的、虛假的、純正的、完美無瑕的,我們生活的這一刻轉眼就成為過去,時間/事情沒法凝固停留,生命最終只是一個過程……唯有活在當下。
《身體、空間與身份IV》以肢體創作為主體,利用劇場及客觀的環境空間,結合現場音樂、舞蹈、錄像投影以及互動媒體,讓身體與身份在有限空間中碰撞出意義,一同探索人生的奧妙。
演出日期(年/月/日)及地點
2011/07/23-24: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創意大道及多媒體劇場
《身體、空間與身份V》2013
身體是神奇的宇宙,生命是感人而奇妙的旅程,而人類對待身體和生命的行為層出不窮:有人因為身體而發展出各種各樣的神奇醫學;也有人為了傳統或一己私慾而將別人身體扭曲!
有人做出各種感動事情,為的是要將生命延續多一分一秒;同時也有人對生命毫不尊重,打壓生命,將別人生命變作政治籌碼!
演出日期(年/月/日)及地點
2013/02/01-03:
香港醫學博物館
凡參加「多空間」二十週年配對遊戲(於宣傳單張內),並將答案及個人資料(姓名﹑電話﹑電郵)郵寄或電郵至「多空間」,答中創作舞者的參加者將有機會獲得「多空間」《追趕跑跳……轉》$160門票一張(名額:兩位),而答中「多空間」製作的參加者則有機會獲「多空間」十五週年紀念書刊一本(價值$150)(名額:五位)。所有參加者均可以8折優惠購買《追趕跑跳……轉》門票。遊戲截止日期為4月22日。
(宣傳單張可在4月13日起於「多空間」舞蹈創作室及葵青劇院取得,或透過www.y-space.org下載。)
參加細則:
1) 每位參加者只可以個人名義參加遊戲一次;
2) 參加者所提供之個人資料僅用於是次宣傳活動;
3) 如多於得獎數目之參加者答中配對題目,將由「多空間」以抽籤形式決定得獎人;
4)「多空間」之員工及其家屬均不能參加此配對遊戲,以示公允;
5) 如有任何爭議,「多空間」保留最終決定權;
6) 得獎者名單將於4月24日於「多空間」網頁及Facebook專頁中公佈,並有專人聯絡領取獎品。
遊戲得獎者:
呀琳
配對遊戲答案:
下載宣傳單張:
查詢:
「多空間」
電話 Tel: (852)2470 0511
傳真 Fax: (852)2479 0418
電郵 E-mail: office@y-space.org
網頁 Website: www.y-space.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danceyspace
地址︰新界葵涌葵豐街41-45號安福工業大廈8樓D室
Address: Room D, 8/F, On Fook Industrial Building, 41-45 Kwai Fung Crescent, Kwai Chung, HK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